嶷山腳下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204章 王倫的土地改革,穿越水滸之大王要低調,嶷山腳下,短小說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“嚇我一跳,我還以為國號不好呢。”王倫滋溜一口酒,呵呵一笑。

林沖和陸正言激動地互相看了一眼,走出座位,單膝跪地,大聲喊:“拜見吾主。”

隨即所有文武頭領,走出座位,單膝跪地,大聲喊:“拜見吾主。”

“哈哈,兄弟們都起來吧。”王倫笑著對大家說:“國號雖定,可是我們自己知道就行,暫時不要對外使用。林院長、陸院長,回頭你們兩個安排一下,給所有在外未歸的頭領們一張紙,紙上就寫一個字,華字。從現在起,他們就要知道,為何而堅持,為何而征戰。”

“遵令。”林沖和陸正言拱手。

“可惜吳用先生和阮小二還在海上飄著,這信等閒不好送啊。”王倫笑著說:“沒關係,他們兩個在海上征戰,更能體會得到這個字的含義。”

“現在,我來和大家商量一件更重要的事,這件事情和國號一樣重要,甚至是超過國號。”王倫滋溜一口酒,問大家:“你們猜,是什麼事?”

“莫非是土地?”陸正言開口問。

“正是。”王倫放下酒壺,認真地看著大家,問了一個問題:“各位兄弟,我問大家一個問題,為什麼歷代帝王開國的時候都能把土地分給百姓,但是幾代之後,百姓手中土地就開始變少,到了末期,大多數百姓手中幾乎無地,給地主幫忙,到了年底留不了多少?幾乎所有的造反頭子在起事的時候都是開倉放糧,搶奪土地,他們的土地都哪裡去了?”

王倫問完,所有的人都不說話了,都陷入了沉思。

“大舅哥,你家是獨龍崗的大莊主,周圍有大片的土地,你們的土地是怎麼來的?”王倫問李應。

李應低著頭想了一下,慢慢說來:“我家主上是從河東遷過來的,當時主上為了躲避戰亂到了此地,用幾乎所有的銀錢買了60畝地,後來連續三代祖上都是省吃儉用,把省下來的錢購買土地,今年一畝,後年一畝,就這麼積攢,等到了我祖父那一輩,家裡已經有2000畝的土地,後來我阿爺和我經營有方,才有瞭如今的家業。”

“是啊,貴祖上是有大眼光和大毅力的人,”王倫嘆了口氣:“但是華夏境內,芸芸眾生,有貴祖上眼光的和毅力的人,萬中無一啊。大家剛開始的時候,家家戶戶都有幾十畝地,今年因為看病賣上兩畝,過兩年因為給孩子娶親,賣上兩畝,再過幾年因為賭錢賣上幾畝,這百姓手裡的土地就是這麼一點點減少的。”

“這還不算強買強賣,橫徵暴斂,開國帝王把土地分給了百姓,到了最後,百姓腳下無田,手中無糧,遇到災荒年間,接濟不上,就開始後造反。如此往復。”王倫沉重地說:“我們華夏的百姓,他們可能短視,他們可能愚昧,但是他們底子淳樸,勤勞刻苦,他們不應該這樣,一遍又一遍地重蹈歷史的覆轍。”

“我決心從現在開始,徹底改變這一狀況,讓我朝的百姓永遠有地可以耕種。”王倫厲聲道:“諸位兄弟,大家議一議,我們應該如何著手?”

“吾主,”旁邊陸正言準備開口。

“停,還叫大哥吧,還沒開始正式對外宣稱定國號,我能享受幾天平民樂趣就享受幾天吧,可別太早把我架上去。”王倫笑著說。

“大哥,土地兼併,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,那就是從古至今,士紳們有了功名,種田就不用交稅,就不用納糧。導致他們的種地成本要比百姓低很多。他們手中本來就有閒散銀兩,種地成本低,時間長了,即便不經商,手中的銀兩也會越來越多,到時候趁機兼併就順理成章了。這些士紳做大之後,朝中有人,手中有僕役,隨便實施手段,百姓們的土地就到手了。百姓沒有了土地,為了活口就不得不依附於這些士紳,幫其耕種,賺取口糧。但是這些口糧僅夠餬口,稍微一有天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大明秦王,從截胡徐妙雲開始

有怪莫怪